立即下载
张家界市精神病医院:传统与多元疗法融合 构建精神康复新模式
2025-11-05 15:54:20 字号:

11月初,张家界市精神病医院的康复园区内,每日锻炼之乐声、活动加油声与病友们的欢声笑语相互交织,共同谱写一曲温暖的康复乐章。多年以来,该院深耕精神疾病康复领域,将八段锦、绘画疗愈以及趣味竞赛等多元活动融入专业医疗之中,为患者构建起身心焕新的康复矩阵。

微信图片_20251105110341_260_130.jpg

传统功法:八段锦调和身心。清晨时分,在康复广场上,患者们于医护人员引导下练习八段锦。此套历经千年的养生功法,通过柔和动作配合呼吸调节,成为调节气血、舒缓压力的“良方”。自2023年被纳入日常康复体系后,已形成常态化训练机制。“双手托天理三焦,左右开弓似射雕……”患者于动作之中感受肢体舒展,多数人睡眠质量得以改善,情绪更为稳定。

该院医务科主任介绍,八段锦强调“形神合一”,对情绪管理和躯体功能恢复具有独特价值。在微凉天气里,既能够活动筋骨,又可通过专注练习稳定精神状态,患者康复依从性与康复效果呈显著正向趋势。

微信图片_20251105110304_256_130.jpg

艺术疗愈:画笔绘出新希望。在绘画康复室内,病友们沉浸于色彩世界。于桌上的画笔与画纸之间,他们或勾勒或泼墨,运用线条色彩表达内心。绘画疗愈作为各科室常规项目,已助力数百名患者打开心扉。

微信图片_20251105110258_253_130.jpg

微信图片_20251105110300_254_130.jpg

病友李某的《向阳而生》中,向日葵于柳枝旁绽放;陈某的《家园》描绘绿树、房屋与飞鸟;钟某的《逆反世界》以奇幻画风展现内心天地……这些画作既是艺术表达,更是心灵康复的“可视化日记”。艺术治疗师表示,绘画作为非言语沟通的桥梁,有助于释放压抑情绪,不少人在创作过程中建立良性互动,社交主动性显著提升。

微信图片_20251105110307_258_130.jpg

趣味竞赛:欢乐中携手康复。在篮球场上,趣味投篮竞赛热烈开展。患者在医护人员鼓励下精准投射、协作传球,欢笑声洒满整个球场。这类涵盖知识问答、运动竞技的特色项目,使患者在轻松氛围中巩固康复知识、锤炼团队协作能力。

“看到弟弟在活动中露出的笑容,我真切感受到医院康复模式的温度。”一位家属感慨道。医院负责人表示,趣味竞赛打破传统康复的刻板印象,让患者在“玩”中实现康复、在“赛”中获得成长,既提升康复动力,也搭建了社交能力培养平台。

微信图片_20251105112208_263_130.jpg

多年来,张家界市精神病医院以传统养生文化为根基,以艺术疗愈和趣味互动为双翼,持续探索精神疾病康复的创新路径。这种多元融合的康复模式,不仅为患者带来身心的双重滋养,更彰显了医疗机构在人文关怀与专业康复领域的深度担当,为精神康复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极具借鉴意义的实践样本。

来源:慈利新闻网

作者:薛书鹏

编辑:毛伟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