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下旬,杨柳铺社区烟稻轮作示范基地迎来晚稻丰收季,金黄稻浪翻滚,收割机穿梭田间,奏响丰收乐章。自推行“上半年种烟、下半年种稻”的烟稻轮作模式以来,社区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实现“一地双收”,为集体经济增收注入新活力。

为破解稻谷晾晒难题、降低产后损耗,社区创新思路,巧用闲置烤烟房开展稻谷烘干实验。工作人员将刚收割的湿稻谷倒入烤烟房,借助设备稳定的温控与通风系统进行烘干处理。经过数小时作业,烘干后的稻谷不仅水分含量达标,且色泽鲜亮,实验效果远超预期。

此次“烤房变烘房”的创新实践,既盘活了现有闲置资源,更为后续规模化烘干提供了可行方案。预计能减少稻谷晾晒损耗10%以上,进一步提升了烟稻轮作模式的经济效益,为社区农业高质量发展探索出一条务实可行的新路径。


来源:慈利新闻网
作者:王志强
编辑:毛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