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法治工具箱”精准投送乡村一线 ——慈利县“法律+实操”培训为村社干部赋能增智
2025-09-22 17:46:21 字号:

以前签合同多靠口头约定,调解纠纷常凭人情面子,如今有了‘法治工具箱’,我们干事底气更足了!”近日,在湖南省慈利县村(社区)党组织书记、村(居)委会主任第一期法治培训班上,一位刚参加完培训的村支书由衷感慨。

本次村(居)书记、主任全县轮训由慈利县委组织部统一组织,分四期对全县村社“领头雁”进行系统培训。慈利县司法局相关负责人应邀为首期学员作法治实务专题授课,课程内容紧扣县委主要领导在开班式上提出的“要学习政策法规、提升发展能力”等要求,针对村级治理中常见的法律风险和实际问题,突出实用性和操作性,着力提升基层干部法治素养和履职能力。

微信图片_20250922170149_15_6.jpg

聚焦核心法律,夯实治理基础。培训创新采用案例剖析、法条解读与实操演练相结合的方式,重点围绕《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合同编》《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调解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等四部与乡村治理密切相关的法律展开系统讲解。授课人结合"农户诉村委会土地补偿费分配案"等真实案例,深入阐释程序公开与民主决议的重要性;系统解析土地流转、三资管理、合作入股等过程中的法律风险和防范措施;融汇“六尺巷”传统智慧与新时代“枫桥经验”,现场指导调解文书规范制作;并对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认定、组织运行、收益分配等实务问题进行深入解读。

微信图片_20250922170152_17_6.jpg

强化科技赋能,提升调解效能。“打开APP,点击‘口头案件登记’,身份证自动识别,现场照片一键上传,五分钟内即可完成案件上报和奖补申领。”培训现场,“湖南人民调解APP”的功能演示引起学员广泛关注。该平台通过智能识别、一键定位等便捷功能,实现了调解案件从录入到奖补发放的全流程线上化管理。2025年上半年,全县通过该平台发放调解奖补资金近17万元,有效激发了基层调解员的工作积极性。

规范文书范本,提供实操指南。针对基层工作中“协议不会写、合同不敢签”等问题,培训同步提供了《买卖合同》《借款合同》《赡养协议》等常用文书参考范本。这些范本紧密结合乡村实际,方便村干部根据工作需要下载、修改和使用,为基层治理提供了规范化、标准化的操作指南。

“以前协议写得含糊,事后纠纷不断。现在有了规范文本作参考,我们开展工作更有章法了!”一位村委主任表示。

微信图片_20250922170151_16_6.jpg

注重案例教学,探索发展路径。课程注重以案释法、以例促思,深度推介本县三官寺乡发展乡村旅游、高峰土家族乡特色种植、洞溪乡辣椒产业及杨柳铺社区门面经济等成功案例,生动展现法治在明晰权责、防范风险、促进产业发展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授课人引导各村立足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探讨"民宿联盟""特色农业品牌""订单农业+电商"等多元化发展路径,强调依法决策、规范运营、透明管理是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重要保障。

法治,正成为乡村治理现代化的鲜明底色。慈利县司法局将紧盯村级治理的实际需求,推动法治服务持续下沉,让“法治工具箱”成为基层干部履职的“标准配置”,为乡村全面振兴保驾护航。

来源:慈利新闻网

作者:卓盟

编辑:王杨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