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0日清晨,苗市镇农贸市场迎来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由慈利县司法局苗市司法所组织的"大学生送法下乡"活动正在如火如荼展开,青春的身影为乡村法治建设注入了新鲜活力。
“岗前”培训:座谈交流赋能普法新兵。活动伊始,大学生志愿者们在苗市镇政府集结,参加了一场干货满满的普法座谈会。苗市司法所工作人员针对乡村常见的法律痛点和村民关切点,围绕婚姻家庭、土地承包、防范非法集资以及预防酒后肇事肇祸等内容进行了深入宣讲。通过真实案例剖析和互动问答,大学生们快速掌握了普法要点和沟通技巧,为后续“带艺下乡”、精准服务乡亲打下了坚实基础。
集市送法:青春剪影播撒法治种子。在人流如织的集市上,大学生志愿者变身“法律导购”。他们手持《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条例》《法律援助指南》等宣传资料,主动穿梭于摊位和人群中,将法律知识“送货上门”。“阿姨,借贷合同要注意这几点......”“大哥,酒后肇事肇祸行为的危害与责任有这些......”,简单的话语、亲切的讲解吸引了众多赶集村民驻足倾听。针对老年群体,志愿者们特意放慢语速,反复讲解如何识别养老骗局、守护好“钱袋子”,贴心提醒大家“不轻信、不透露、不转账”。
双向奔赴:青春实践结出法治硕果。短短半日,志愿者们累计发放各类普法资料300余份,现场解答村民法律咨询近二十人次,将实用的法律知识化作阵阵清风,吹进乡亲们的心田。刚咨询完借贷问题的张大爷高兴地说:“这些大学生讲得清楚明白,态度又好!我也学到了新知识。”青年学子们也在实践中收获了宝贵的感悟与成长。一位志愿者感慨道:“这次活动让我意识到,基层群众对法律知识的需求还是非常大的。基层普法的实践经验比我在课堂上学到的更生动、更深刻!”
这场青春与法治的“乡”约,既为村民送去量身定制的“法律锦囊”,又为青年学子搭建了知行合一的成长舞台,让他们从校园的象牙塔跨越到田间地头,在服务基层中增长才干,实现了法治宣传与青年成长的双向奔赴。
来源:慈利新闻网
作者:杜金秋
编辑:毛伟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