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革命足迹,汲取奋斗力量。7月10日,湖南师范大学法学院研究生暑期社会实践团赴慈利县广福桥镇三王村,探访中共三王峪支部旧址,聆听老党员口述峥嵘岁月,探寻革命精神赋能乡村振兴的当代密码。
旧址无言,风骨犹存。中共三王峪支部旧址隐于苍翠间,四围仅余几截斑驳砖墙,墙基处散落的青砖、腐蚀的木板,默默标记着曾是党员议事、群众聚集的核心场所。1928年,三王峪党支部在中共湘西特委领导下,与老棚村谢家嘴党支部同步成立,三元宫遗址和四十八寨中的秤砣寨、宝剑寨等游击据点是三王峪党支部与三王峪游击队的重要活动据点。
在旧址旁,村干部带领实践团队员有幸访谈一位89岁高龄、53年党龄的魏顺初老同志,他说道:“墙倒了可以重砌,党的信念塌不了!”他颤抖地从屋里拿出党中央颁发的“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指腹的老茧摩挲着章上的党徽,他说:“这章沉呐,比我当年扛的枪还沉。”回忆过去的光荣经历,他向我们缓缓讲述坚定不移跟党走、扛枪保家卫国的热血年代。
“先烈们为革命献出生命,我们要用奋斗延续传奇。”离开旧址,走进今日的三王村,乡村振兴的画卷在队员们眼前展开,宣传墙上,一幅幅照片记录着贫困村向省级精品旅游示范村、党史活动教育基地的蜕变,这正是一代代共产党员在所热爱的土地上奉献汗水、洒下热血的例证,将红色基因转化为惠民实效。
夕阳染红了旧址旁未成熟的青柿,三王峪党支部旧址和老党员的光荣经历激励着实践团队员砥砺前行,决心将三王村党员服务群众的接力棒带回校园,将红色记忆成为在心中点燃不灭的火种,在青春的赛道上续写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新时代篇章。
来源:慈利新闻网
作者:袁豪 李薇
编辑:侯英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