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提升乡村群众的法律意识,打通法律服务“最后一公里”,7月9日,慈利县司法局三合司法所携手湖南大学外国语学院暑假社会实践团队,走进慈利县三合镇雷岩村,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送法下乡”活动。
法律咨询进农家 精准服务解民忧
活动现场,三合司法所的工作人员与实践团队的大学生们共同搭建起临时咨询点,围绕村民们关心的婚姻家庭、土地纠纷、养老保障、农民工维权等热点问题,进行一对一的耐心解答。“我儿子在外地打工,老板拖欠工资快半年了,这该咋维权啊?”村民王大叔焦急地问道。司法所工作人员当即详细讲解了劳动仲裁流程和法律援助申请渠道,并留下联系方式表示会持续跟进。实践团队的学生们则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搭配普法宣传手册,帮助村民理解相关法律条文,现场气氛十分热烈。
趣味普法入人心 法治意识渐生根
为让普法活动更接地气、更受村民欢迎,团队还精心设计了“法律知识抢答赛”“模拟法庭小剧场”等互动环节。孩子们积极参与抢答,在欢声笑语中学习《未成年人保护法》的基本知识;几位村民主动上台,扮演“法官”“原告”“被告”,演绎了一起简单的邻里纠纷调解案例,直观感受法律在解决矛盾中的作用。湖南大学外国语学院学生李同学表示:“不同于课堂上的理论学习,这次活动让我们真切感受到乡村对法律知识的需求。用村民们乐于接受的方式传播法律,既有趣又有意义。”雷岩村党支部书记也感慨道:“这样的普法形式很新颖,大家听得懂、记得住,比单纯发传单效果好多了。”
结对共建长效化 法治护航乡村兴
活动尾声,三合司法所与湖南大学外国语学院实践团队就“校所共建乡村法治服务站”达成共识,明确将以雷岩村为试点,建立长期合作机制。未来将通过定期组织大学生实践调研、协助完善村级法律顾问制度、开展针对性普法培训等方式,持续为乡村法治建设注入活力。
此次联合高校开展活动,既发挥了司法行政部门的专业优势,又借助了大学生的青春力量,让普法更有活力、更贴民心。湖南大学外国语学院实践团队带队老师表示,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鼓励更多学生深入基层,用专业所长服务乡村法治建设,为乡村振兴贡献青春力量。
来源:慈利新闻网
作者:谭政
编辑:王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