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动志愿服务项目化运作、社会化动员和制度化发展,推广优秀志愿服务项目经验做法,弘扬志愿服务精神,做优品牌,做精服务,惠泽群众,今年7-9月,慈利县文明办组织开展第二季新时代文明实践项目“比一比、晒一晒”竞赛,共有10个志愿服务项目获评“优秀志愿服务项目”。
在此次竞赛中,全县各实践所、站积极培育打造志愿服务品牌项目,以“关爱未成年人”“政策宣传宣讲”“人居环境整治”为主题的志愿服务项目出新出彩。
织密“关爱网” 让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不小心落水应该如何自救”“怎么安全通过有红绿灯的马路?”“家里的电器着火怎么办?”……在高桥镇新山村点校,志愿者们通过一系列问题引导孩子们了解防火、防性侵、防交通事故、防溺水、防犯罪等安全知识。
当前,未成年人的生命安全与健康成长,成为家庭、学校和社会迫切关注的问题。慈利县扎实开展未成年人安全宣传教育,大力培养青少年儿童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筑牢安全防线。
洞溪乡培育“同心护蕊,谨防溺水”志愿服务项目,通过发放印有防溺水提示的搪瓷杯子2500个,“以杯传声”,向家长及学生普及防溺水安全知识;高桥镇培育“护苗·育苗”志愿服务项目,以“党建好声音”活动为抓手,积极走访困难儿童家庭,结合现实案例,为家长讲解溺水的危害性,提醒家长加强对孩子的监管;县乐善社工志愿服务队抓住暑期节点,发动广大社工力量在各乡镇(街道)点校开展安全知识宣传活动,自7月份以来,累计开展“‘未’你护航·伴童成长”志愿服务活动16场,服务时长达160余小时。
据悉,今年7-9月,慈利县大力开展“防溺水”安全教育活动,实现宣传全覆盖,全县各乡镇(街道)、学校、社会组织累计开展安全防范宣传教育800余次,发放宣传册10万余份,设置安全警示标志牌千余处。
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在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上,慈利县更是共同发力,全力护航未成年人成长成才。
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农家书屋、儿童之家……一个个供孩子们学习和活动的场所充满欢声笑语。零溪镇启慧儿童之家,志愿者老师们为留守儿童和贫困学生提供学业辅导、心理辅导、文体活动等志愿服务,让孩子们在假期生活中增长知识、拓宽视野、提升自我。
科目丰富的书籍整齐地排列在书架上,静谧的书屋内弥漫着淡淡的书香,孩子们捧着书,遨游在知识的海洋里,看得津津有味,还不时聚集在一起交流各自的见解和读后感。龙潭河镇开设阅读课堂,把农家书屋打造成为孩子们的暑期“文化氧吧”。
不仅如此,该镇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团结互助、扶贫济困的传统美德,积极培育“大手牵小手 爱心助成长”志愿服务项目。自项目培育以来,共收到300余名爱心人士捐款4.6万余元,发放奖学助学金6.62万元,用拳拳爱心圆学子之梦,大力营造了“爱心捐赠、携手同行”的文明氛围。
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慈利县关爱未成年人工作组织更具活力、阵地更加丰富、形式更加多元,充满蓬勃生机的关爱未成年人建设局面正逐步形成。
架起“连心桥” 让利民政策深入人心
8月份以来,慈利县税务局组织税费优惠政策落实青年先锋队,深入城区商铺,围绕个体工商户高频关注的税费申报操作、发票开具、税务登记及注销等方面开展一对一操作辅导。以通俗易懂的方式,让个体工商户了解政策、熟悉流程、增加信心。
“平时要守店,没有时间到税务局了解情况,没想到现在可以边守店边学习,税务部门的服务也太赞了!”对于青年志愿者们的入户宣传,商户们都很是欢迎。
俯身“讲”,主动“为”,宣传宣讲志愿者们用“微服务”提升群众“微幸福”,实现服务群众“零距离”。
“这个是反光背心,您以后早晚出门散步、凌晨出门卖菜记得穿上,这样路上经过的汽车隔老远就可以看见您!”交警志愿者不断叮嘱着老人。
为提高农村地区老年人出行交通安全意识,保障农村老年人早晚出行“被看见”,7月20日,慈利公安交警大队组织宣传民辅警走进慈利县永安村,开展“被看见 才安全”守护“一老一小”平安路宣传活动,将印有反光条荧光黄安全背心送到群众手中。
像这样的“宣传守卫员”还有很多……慈利县三官寺土家族乡培育“法律知识入人心,幸福生活谱新章”志愿服务项目,联合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共青团和妇联组成志愿服务队,开展法律进乡村、法律进机关、法律进学校、法律进集市的“四进”活动,在全乡创造浓厚的普法氛围,效果显著。
勾勒“风景线”让人居环境清新靓丽
“作为湖南省绿色村庄,我们村绿化覆盖率达95%以上,走到哪里都是干净整洁、风景如画。”杉木桥镇马塔村负责村级卫生管理的老党员许开初自豪说道。
从一个偏远贫瘠、籍籍无名的小山村,马塔村已蜕变成如今美丽、富饶、文明乡村。
据了解,该村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积极组织党员带头开展“最美庭院”“清洁行动”等文明创建活动,每年评选“最美婆媳”“青年标兵”“致富能手”“优秀学生”等先进典型,以“片-组-邻”基层组织体系为依托,紧密结合无职党员设岗定责、村民代表联系服务群众等工作,让优秀党员、“五老人员”典型示范,引导和监督全体村民人人讲文明、树新风,倡导家家房前屋后栽花种树,共建美丽家园,打造村在林中、路在绿中、房在园中、人在景中的田园风光。
同时,以点带面,辐射全域。杉木桥镇积极推广马塔村发展经验,扎实培育“提振家乡风貌 建设美丽乡村”志愿服务项目,开展道路整治、河道清理、田园治理、亮化工程、垃圾分类等系列活动,让辖区群众充分认识到共建美丽乡村、助力乡村振兴人人皆可为、人人皆能为,催生共建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内生动力。
为提升人居环境,深化城创工作,县房屋征收与补偿事务中心培育“社区治理树新风 清洁家园我先行”志愿服务项目,在擦亮“社区”,让服务更有“靓”度上也奉献一份力量。
活动中,志愿者化身“整治员”,积极发挥不怕脏、不怕累的奉献精神,拿着笤帚、撮箕、火钳、垃圾袋等各种工具,认真清理小区的落叶、烟头、白色垃圾等杂物,对卫生死角及绿化带内的杂物进行地毯式清理。每周一“扫”,不仅发挥了志愿者及党员干部的示范带头作用,营造了浓厚创城氛围,也切实增强了结对共建单位和社区的凝聚力,提升了社区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成果。
12月12日,慈利县乡镇(街道)宣传工作月调度会召开,县委常委、县委宣传部部长吴永恒出席会议。会上,通报了全县第二季新时代文明实践项目“比一比、晒一晒”竞赛情况并对获奖项目进行表彰。此次竞赛,进一步深化拓展全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建设工作,着力挖掘和培育优质的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项目,搭建互鉴交流学习平台,充分发挥了典型示范项目的带动引领作用。
来源:慈利新闻网
作者:吴怡瑶
编辑:王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