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众志成城 抗击疫情】江垭镇:向所有守护健康的医师致敬,你们辛苦了!
2021-08-20 10:59:57 字号:

在本轮抗击新冠疫情的战场上,江垭镇92名医护工作者挺身而出,生动诠释了“最美逆行者”的使命与担当。他们在没有硝烟的战场上,与疾病“短兵相接”,和死神争分夺秒,他们守护我们的健康,而他们褪去白大褂,和我们一样,皆是别人的妻子、丈夫、父母、儿女……

一个家庭全员上一线

父亲朱明慧、母亲杜红松、女儿朱林珊齐齐站在抗击疫情的第一线。父亲朱明慧是抗击疫情医疗战线的副总指挥,负责统筹协调和调度医院日常工作及核酸采样等工作,自本轮疫情发生以来,十多个日日夜夜睡半夜起五更,桌面上的安排表叠了一层又一层,而母亲杜红松是B超医生,在抗击疫情的同时还需做好留院工作,经常是前一天在医院值全班,之后紧接着下基层进行核酸采样,他们的女儿朱林珊积极向社区报道,日日夜夜不离线,积极听从社区安排,在东河街居委会卡点值班,严守东河街来往要道。

两对母子(女)并肩战“疫”

母亲张泓,儿子朱新宇,两个医护者,在疫情面前,他们俩不仅是母子,更是并肩作战的战士,母亲担任核酸采样任务,儿子是外科医生,上完夜班跟着走上抗疫一线,走村入户核酸采样,作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从不言苦累,哪里需要就到哪里。而另外一对母女,一个穿着红色志愿者服装在交通监测卡点,一个穿着白色防护服奔走在医院和采样一线,她们为了战“疫”胜利,相互陪伴、彼此鼓励。安颖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白天下村进行核酸采样,晚上还需回医院进行采样信息的统计和上报,高强度的工作没有压倒她,面对庞大的数据信息,她细心、耐心,在数据统计上她没有出半点误差。女儿不能在她身边帮助她,但时不时电话的问候不断温暖着她,在交通卡点值班,劝导居民不外出也是从另一个方面支持母亲的工作。

六对抗疫“夫妻”档,舍小家为大家

在江垭镇中心卫生院,有六对站在抗疫一线的夫妻,他们都有着共同的特点,夫妻二人对抗新冠病毒,无暇照顾年幼的儿女,儿女交由老家年迈的爷爷奶奶照料,一时无法相见。丈夫姚辉在三官寺隔离点冒着风险为隔离人员进行健康监测,对隔离点进行垃圾清运,对环境进行消杀,妻子杜萍在江垭对核酸采样标本进行统计、汇总、录入、输送至县医院,每天都是最后一个下班;丈夫覃章林患有偏头痛,他除了负责接送病人,同时还需负责一切与核酸采样有关的抗疫物资的管理统计和安排,忙碌的工作让他从来没吃一餐饱饭,妻子李彩英同样身体有轻微不适,但从抗击疫情第一天开始,她就主要负责核酸采样工作,从驰援三官寺到本地战斗,她都坚守在每一分每一秒;夫妻彭召元、余先英,张欣初、储静,黄毅、鲁航,李威、覃莉,他们都一样将家庭放在身后,全身心的投入到抗疫工作中,那里需要去哪里,听从指挥服从安排。

无数个坚强的医护,带给人无穷力量

内科主任邹金兵在核酸采样中负责总计两千多人的大村,从凌晨三点出发,到清晨六点多回家,防护服下的鞋套磨破了六双,当有人说“主任我坚持不了”,邹金兵答道“那你歇歇,我来做。”简简单单的几个字,道出了他的坚持和对同事的关。

内科护士长——刘静,总是在最苦最累的工作中冲锋在前,在支援三官寺核酸检测工作中,她在完成自己的三千多人任务以后,接着又支援临近的隔壁村,在黑夜中,在闷热的防护服下,她从头天下午五点坚持到第二天凌晨五点多,整整12个小时,同事们都说:静姐你歇歇吧!她却毫不犹豫地说:没事,我可以!

医技科刘席真,在做核酸检测的过程中中暑晕倒,醒来缓解后继续投入到一线的战斗中。

医生李红英坚持六天六夜坚守岗位,是治疗管理病人的幕后英雄,她说:同事们安心上一线,我负责管理好病人。

妇产科主任卓海华、护士长吴湘庆,临床医生王琪珍与姐妹们互相勉励,共同加油,累了就是“我们俩工作换一换,缓解一下疲劳”“你先歇一下,我先来”。

还有外科卓顺清、朱峰医生、兰彩军等等等等,92名医护人员无私无畏、甘于奉献,守卫我们的健康,向他们致敬!(通讯员:唐琼、庹纯俊)

来源:慈利站

作者:唐琼、庹纯俊

编辑:王杨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