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众志成城 抗击疫情】兄弟齐上阵 党徽生光辉——记慈利供销抗疫配送车队
2021-08-15 18:50:31 字号:

“兄弟们,昨天晚上下了大雨,路上湿滑,大家今天配送一定要注意安全,到每个配送点的时候,都要和村干部搞好对接,清点货物数量……”这位正和配送司机们叮嘱的人名叫吴晓波,他是慈利惠民供销公司配送车队的队长,连日工作的疲累,他的声音早已沙哑,话都说不出来。司机队伍里,还有一位他的亲弟弟,名叫吴平。自2021年7月底张家界市突发新冠肺炎疫情以来,兄弟俩已经在抗疫保供战场上并肩战斗了15天。

吴晓波,39岁,入党积极分子,吴平,37岁,有着两年党龄的中共党员,他们在惠民供销公司工作了4年。疫情发生后,他们接到公司的紧急通知,第一时间从杉木桥镇老家赶回了车队。

“这次疫情,慈利县供销联社牵头组织,惠民供销公司具体负责全县乡村群众生活物资的供应,任务艰巨,使命光荣,大家能不能完成?”在惠民供销公司的动员会上,慈利县供销联社主要负责人问道。

“我是党员(我是积极分子),我上……”兄弟俩几乎同时站起身,异口同声道:“坚决完成任务!”

说到做到,在工作中他们争当表率,任劳任怨,用实际行动践行党员的初心使命,彰显党员的责任担当。

每天早上5点,吴晓波就赶到仓库,一辆车一辆车检查车况,做好全面消杀。等司机们赶到,他又一个一个检查“健康卡”、“行程码”,测体温、登记,然后给每个司机发放车辆通行证,并反复叮嘱安全、配送事宜。等所有车辆出库后,他要对前一天的配送情况进行总结,发现问题,及时调整优化配送路线、方案,制定出第二天的配送计划。晚上七八点,等到司机们都回到仓库,他又一一收回车辆通行证,一个一个细致询问司机们,今天配送中有没有什么问题?沟通顺不顺畅?有一天晚上,配送车辆坏在了路上,他又到处找维修师傅,自己开车带着维修师傅去维修,忙到凌晨2点多才回到仓库,第二天清晨5点又开始工作。

吴平也不轻松。早上6点赶到仓库,和仓管员一一核对好一天配送的货品数量,再一一搬上车,由于防疫要求,他只能一个人开车配送,一天配送杉木桥、象市、江垭3个乡镇38个配送点。每到一个点,和当地村干部对接后,他又要充当搬运工,把该村订购的大米、油、蔬菜等生活物资从车上一一卸下来。一袋大米20斤,一次扛几袋,24瓶一件的啤酒,一次抱两件,一筐一筐的蔬菜、水果,背在背上沉沉的,压得他直不起腰,大口喘气。39度的高温,烈日暴晒,他一趟一趟搬运,汗水湿透了衣服。“咕咚咕咚……”5秒,渴极了的他瞬间就能喝下整整一大瓶矿泉水。把货物一一摆放整齐,再和村干部一起核对好数量后,他又急匆匆上车,继续赶往下一个配送点。正卸货中,又突遇暴雨,村干部忙着把货物往屋里搬,他急匆匆从车里取出雨衣,把货物包裹好,自己却冒着大雨搬运,淋得浑身湿透。

“哎呀,小伙子,辛苦了,辛苦了!”村干部心疼得拍了拍吴平的肩膀。

“没事没事,只要货没淋湿就好!”吴平抹了一把脸上的雨水,笑了笑,胸前佩戴的党徽,在雨水浇灌下,显得更加熠熠生辉。

尽管又忙又累,兄弟俩却彼此牵挂,抽空会互相发个微信给对方加油打气,每天早上的短暂见面,吴晓波也会把提前备好的面包零食塞给弟弟吴平,“有空吃点,别饿肚子!”还会塞给吴平一些防暑的药品。晚上回来,吴平再累,也会抽点时间拉着哥哥一起讨论今天配送的情况,共同找寻解决问题的办法。在抗疫配送一线携手奋战的经历,虽然兄弟俩嘴上都没说,却在彼此的相视一笑、互相的加油打气手势中,明明白白知道彼此的心走得更近了,更加信任、更加团结、更加关爱。

“疫情突发,群众需要你、相信你,让我更加懂得作为1名党员的责任!”吴平深有感触,“越是艰难,党员越要发挥作用,越要用实际行动去兑现为人民服务的承诺!只有和群众一起,听党指挥,众志成城,才能早日取得抗疫的胜利!”

“经历这次疫情,让我更加坚定了向党靠拢的决心,我会用我的表现,让党考验我!”吴晓波坚定道。

兄弟俩时常把自己的感悟和一些反映抗疫一线正能量的视频发送到车队的微信群里,鼓舞车队其他的兄弟们。

供销配送车队的22名司机,来自不同的地方,他们中有退役老兵,也有普通群众,在兄弟俩鼓舞下,团结一心、齐力奋战、纪律严明,爆发出巨大的能量。“能为慈利抗疫出一份力,值……”“我们就是慈利供销抗疫的‘尖刀’队,一起冲……”“兄弟心连心,大山也能移,一起加油……”他们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来回200多公里奔波在县城和乡村之间,覆盖全县26个乡镇321个网点,持续15天超负荷运转。虽然他们的皮肤更加黝黑,身体更加疲累,斗志却更昂扬,意志更加坚定,迈向每个配送点的步伐沉稳有力。

“疫情时期,老百姓能吃好,安心居家,我们就满足了!”这是配送车队兄弟们最朴实的心声,也是全体慈利供销人的共同心声。(通讯员 汪俊)

来源:慈利站

作者:汪俊

编辑:彭乙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