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虽然慈利县按下了“暂停键”,却有无数教育人闻“疫”而动。面对严峻疫情形势,通津铺镇中学的谢金华老师动员全家,齐心抗疫,用实际行动诠释大爱情怀。
“阿姨您好,我先给您测量下体温,再登记下信息。稍等。”通津铺镇燕子居委会的卡点前,这样的话语在这些天里不断响起,一位16岁少女忙前忙后,协助谢金华老师为过往群众测量体温、查看双码、登记信息,做好询问劝导归家及协助核酸检测等工作,她就是谢金华老师的大女儿。她每天在卡点前值守,耐心礼貌的问候,让众人焦虑的心绪得到缓解。“我的爸爸是党员,我的妈妈是老师,他们能担起责任和使命,一直是我的榜样,现在我也长大了,这次我一定能做好卡点的‘守门员’,成为他们的骄傲。”值班闲隙聊天时她这样说道。
谢金华老师和爱人、大女儿每天在疫情防控工作中团聚,一起并肩作战,成了最好的报平安的方式。工作中,谢老师认真负责,有些老人家问题多,有的听不清、有的理解能力差、还有的根本不知道要做些什么,谢老师一一解答,温柔劝导,没有一丝不耐和抱怨。休息时,谢老师要抽空回家照看小女儿,小女儿一个人在家是谢老师内心最牵挂的事。小女儿也很懂事,每天按自制时间计划表来学习、锻炼、休息、做家务,宅在家不出门、不添乱也是她抗疫的行动体现。
假期好不容易迎来一家团聚,一场疫情却打乱了他们一家人的出游计划,使他们共同踏上疫情防控的一线战场,谱写一曲不惧危险、勇敢担当的赞歌。“我们做的都是一些小事,算不得什么,我只希望疫情早日结束,大家重新过上自由的生活。”这是谢金华老师质朴的心声,也是所有通中教师志愿者的选择和信念,抗疫路上一直在行动。(通讯员印双红)
来源:慈利站
作者:印双红
编辑:彭乙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