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慈利12月18日讯(通讯员 黎锦涛 祝景 唐辉)“请问三叉溪组道路硬化工程账目明细情况怎样?现在我们村帐上还剩多少钱?”这是日前在慈利县杉木桥镇关坪村村务监督月例会上发生的一幕,该村村务监督委员会成员吴辉直接对村报账员询问道。 根据县纪委监委工作要求,自今年11月以来,杉木桥镇乘势而上,顺势而为,抢占强化监督制高点,把握民主管理切入点,积极探索村务监督新模式,在全镇19个行政村(居)推行村务监督月例会制度。
为确保村务监督月例会常态化开展,精准落地生效,该镇积极推动村务监督月例会先试先行工作,制定出“两明确两固定”工作模式,即明确会议时间、明确参会人员、固定会议流程、固定会议议程。各村(居)每月12日召开“月例会”,参会人员有镇政府联村干部、驻村帮扶工作队第一书记、村(居)“两委”干部、村务监督委员会成员、相关党员及村民代表。会前广泛收集群众意见,掌握社情民意,摸排苗头隐患,确定本月例会主题;会中由村(居)党组织书记主持会议,组织开展交流讨论,形成结论性意见;会后在村务公开栏上公示会议相关决议,接受党员和群众监督,建立议定事项管理台账,由镇纪委进行跟踪监督。会议议程主要是通报惠民政策落实、公益事业推进、村级财务收支明细等情况,对村级财务收支情况进行表决,对村级工作提出建议。
“以前村里来了什么钱我们不太清楚,现在好了,自从有了村务监督月例会制度,来了什么钱,用到哪里去,村务监督委员会每月都会定期张榜公布。”关坪村村民吴贤喜看到村财务公开栏上公示的近期村里开支情况后,连连竖起大拇指称赞。从几千元、到几元,一笔笔收支情况都清晰地张榜公布。这是该镇开展村务监督月例会后的一个明显变化。 该镇通过推行村务监督月例会制度,加强村级财务监督和村务公开,把基层权力“晒”在阳光下,确保群众知情权和参与权,构建监督有力、决策民主、开支明白的村级权力运行机制,形式新,效果好,成为有效防治基层“雁过拔毛”式腐败的新途径。
“‘月例会’坚持党建引领、民主监督,见人、见事、见钱、见物,做到了群众事事参与、人人知晓,让村(居)干部认识到‘有权不可任性’。只有‘月月清’,才能‘年年清’,‘年年清’就会‘届届清’。”该镇党委书记表示。
来源:红网慈利站
作者:黎锦涛 祝景 唐辉
编辑:redcloud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