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传家教 扬家风 道德讲堂进乡村
2018-06-28 16:16:37 字号:

  

 

  红网时刻慈利6月28日讯(通讯员 饶永强)为进一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两学一做”专题学习教育和作风建设教育活动深入开展,更好地转变贫困地区群众的脱贫思想认识,提升脱贫群众的知识技能,进一步丰富当地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有效推进精神文明和城乡经济齐头向前发展,慈利县就业局创新扶贫理念,结合当前精准扶贫工作,深入慈利县各个乡镇,开展“道德讲堂”进扶贫村、职业技能进扶贫村等系列活动,该活动目前已涵盖江垭、杉木桥、阳和、苗市等十几个乡镇。

  “大家有没有关注到最近的新闻?一名职高的学生从张家界天门山跳下山崖,结束了短暂的生命。现在的孩子怎么了?山东淄博一个班上,因嫉妒同学总是考第一,第二名把第一名杀害,狂砍13刀。他的人性哪里去了?这值得我们每一个人深思!”这是其中一段道德大讲堂的缩影。道德讲堂的内容以“传承文明家风·弘扬家庭美德”为主题,分为自我成长、如何沟通、尊老孝亲、诵经典、学模范等环节。在杉木桥镇马塔村开展活动时,有一个叫姓卓的村民,非常高兴地说,这样的活动太好了,让我学到了很多东西。比如如何与家人、与孩子沟通,我以前从来就没有注意到这方面,我以后要好好说话,说好话,多说鼓励的话,赞美的话。在阳和乡双坪村,有个大姐在听到授课老师分享孝老爱亲的故事时,眼睛里热泪盈眶,她说,我不仅自己要做到孝老爱亲,还要引导教育我弟弟家必须尊敬老人,孝敬老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以前我们关注的是温饱问题,现在我们更多的要关注家庭幸福问题。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庭的文明进步关系到整个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自古以来,“家和万事兴”深深根植于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中。家风正,则民风淳;家风正,则政风清;家风正,则党风端。国家的长治久安,社会的文明进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体公民的思想道德水平的高低。优秀的家风家训引导人们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营造劳动光荣、创造伟大的社会氛围,培育知荣辱、树正气、讲奉献、促和谐的良好风尚。

  道德讲堂进农村活动,通过倡导村民用好家风带动好作风,形成好民风,推动精准脱贫,强化精准脱贫的责任感、紧迫感,增强主人翁意识,让村民们收获满满,也更加坚定了村民脱贫致富的信心和决心!

来源:红网慈利站

作者:就业局 饶永强

编辑:redcloud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