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卓亚琼:关于推进张家界大峡谷国际旅游经济区发展的建议
2018-01-02 16:36:09 字号:

  

 

  卓亚琼

  各位委员:

  就周克平等委员提出的《关于推进张家界大峡谷国际旅游经济区发展的建议》作如下发言:

  一、张家界大峡谷国际旅游经济区发展成效显著

  (一)平台引擎动力强劲。经济区目前已有张家界大峡谷、江垭温泉和龙王洞3个4A级景区,先后建成了禾田居酒店、大峡谷玻璃桥等9个重点招商项目。在建重点招商项目投资总额约150亿元,占全县招商项目投资的45%。2017年度重点项目投资95.65亿元,占全县重点项目投资的32.91%。大峡谷景区2017年元至10月上缴税收1.53亿元,全年有望突破2亿元。

  (二)市场主体作用突出。经济区重点在建项目中,市场主体投资额达89.2亿元,县经投、县旅投及澧洲交通等政府投资项目总额约6.45亿元,社会投资与政府投资比例为13.83∶1,市场主体在经济区投资建设中充分发挥了主体作用。

  (三)产业带动效益明显。2017年1月至11月,大峡谷景区购票入园人数达373.94万,同比增长137.59%,实现旅游收入6.54亿元,同比增长301.23%。东线旅游强势崛起,带动形成张家界旅游接待“旺季更旺、淡季更短”新局面。探索出“景区+项目+乡村”旅游富民的“罗潭模式”,成为全省旅游扶贫的“慈利样本”之一。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从张家界大旅游格局看,发展形势还比较严峻。一是随着张花高速、黔张常高铁、张桑高速公路、张清公路等项目全面推进或投入使用,我市南线、西线及核心景区资源正在串联形成张家界旅游大交通环线。而经济区的景区景点却未能实现与之同步加强,其区位交通直接面临挑战。二是省发改委“十三五”服务业重大项目中,永定区投资总量达到我县2.07倍。全市2017年旅游类重点项目(不含基础设施类)建设中,永定区投资总额达到我县2.02倍。全市已列入省发改委2017年首批230个省级重点建设项目名单中,我县目前没有。三是经济区落地在建项目多,储备项目可观,但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定、生态保护红线划定,以及基本农田保护等限制下,经济区可供用来招商开发的土地已越来越少,未来面临着无地可用的严峻局面。

  (二)从工作运行情况看,体制机制还有待进一步理顺。一是经济区管委会是正科级事业机构,难以统筹协调三官寺、阳和、溪口、甘堰等7个乡镇在招商、规划、项目建设方面的工作,存在“招商引资求商人,项目建设求部门,征地拆迁求群众”的现象。二是经济区管委会原下设旅游经济开发建设投资有限公司和旅游开发服务中心,集组织协调、日常工作和投融资“三位一体”的开发管理模式,经济区的县级财政收益用于经济区滚动发展。今年县旅投公司与管委会脱钩后,经济区滚动发展的机制还有待进一步理顺。三是现有的大峡谷景区办“一办四队”由三官寺土乡政府牵头管理,成效比较明显,但在与景区内所在村组村民的关系协调、摊棚摊点、环境卫生、违章建筑等问题上,乡镇政府统筹还存在一些困难。

  (三)基础设施特别是交通方面,投入相对不足。主要表现在水、电、路等基础设施比较薄弱。全县“十三五”期间重点项目投资中交通基础设施投资占比61.46%。经济区重点项目投资达到全县重点项目投资的1/3,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约6.45亿元,仅占经济区重点项目投资16.87%,只有全县交通基础设施投资的9.15%,已完成的基础设施类项目总投资约0.51亿元,投入相对不足。经济区的主要交通通道阳龙公路和张清公路,均为二级公路,容易形成道路拥堵,道路交通压力巨大。

  三、建议

  (一)理顺管理体制。建议设立大峡谷办事处,与经济区管委会两块牌子一套人马,成立党工委,将经济区所涉核心村组行政和社会事务管理权限委托给办事处统一管理。配齐相关站所,实现景区原住民搬迁和居有所业功能,统筹解决景区发展与村民协调问题。相关职能部门在经济区设立分局,执法机构调整监管范围,专题服务经济区经济社会建设。同时,建议明确一名县级领导负责,组织专门班子,争取大峡谷国际旅游经济区管委会机构升格。在机构升格之前,建议由一名县级领导兼任管委会党组织书记,以推进经济区建设管理各项工作。

  (二)着力构筑“大东线”立体交通体系。建议县旅投公司重点解决基础设施建设,突破交通瓶颈的问题。按照创建5A景区要求,以PPP等方式重点推进宜(宜冲桥黄泥桥)清(江垭清水洞)二级公路建设,实现从长张高速来的游客从宜冲桥快速导入大峡谷景区、龙王洞景区及江垭温泉,与阳龙公路、张清公路等构成东线旅游环线。既有利于宜冲桥、江垭的温泉资源形成温泉产业带,又能通过招商开发道路沿线,进一步拓展经济区发展空间,实现东线旅游可持续发展。

  (三)适当增加投入,尽快实现可持续发展。按照《关于加快张家界大峡谷国际旅游经济区发展的若干意见(试行)》,建立经济区投融资平台,实施经济区财政引导资金同步增长机制,经济区税收分成优先安排给经济区用于基础设施建设,促进经济区可持续发展。

来源:红网慈利分站

作者:政协慈利县第九届委员会第二次会议秘书处

编辑:redcloud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