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云:人性如素丝,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他们十分强调后天环境对人的心理、行为的重要作用。众所周知,一个孩子的成长,离不开良好的教育环境与引导。此外,对孩子的教育,除了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专门的人文道德教育外,家庭教育是孩子人生成长最重要的一环。这当中,父母的影响特别大,它可能对孩子一生的发展产生重要作用与影响。
孩子的好习惯养成,与父母的自身习惯有着密切的关系,同家庭的教育方式方法息息相关。流传千古的“孟母三迁”,造就了我国古代著名的学者、思想家孟子;宋代岳飞之所以成为伟大的民族英雄,与“岳母刺字”蕴涵的良好的成长环境和良好的家风密不可分。一个家庭中,父母生活习惯,工作习惯,都会让孩子看在眼里,记在心中。如果我们只强调孩子做到,自己不去做,或者只做一部分,或者父母中一个人做不到,都很难形成良好的习惯氛围。他们任何一方教育的缺失,都会让这种习惯氛围被打碎。比如:父母在家中不能与孩子生活作息时间同步,或者在孩子学习时自己却在电脑上玩游戏或者看电视,会让孩子在学习中的注意力被转移,被分散;父母忙于做生意、外出打工,或图自己娱乐,进舞厅、打麻将,都会使孩子变得放荡、任性;父母经常斗嘴吵架或分居、离异,会给孩子造成心灵创伤等等。
八十年代末,笔者曾经在一村小任教,担任复式班年级教学任务。现在的青年教师可能不了解复式教学的结构,大多是一、三年级复式,或者二、四年级复式,当然也有例外——更多年级复式。课堂教学一般做法都是分年级(左右)轮流进行,左边新授、右边作业或者自习,循环往复。班上有个一年级小男孩,叫严辉辉(化名),聪明伶俐、学习能力强,大考小考次次都是“双百分”,低年级课本上的学习内容根本上满足不了他的需求。当高年级同学上课被提问难住时,常常是他帮助完成,当然,这个“插嘴”行为也没少被批评。他智力超群,兴趣爱好也很广泛,尤其是下象棋,一般成年人同他“对弈”都得十分小心在意。记得当时村里有一下象棋颇有名气的棋友,了解此情后,专程来校试探他,主动提出让一“车”一“马”,哪知严辉辉“三下五去二”,不到十个回合,便把他“将”死,弄得他面红耳赤,十分狼狈。
可是,世事难料。在严辉辉读五、六年级时期,他父母双方都沉溺于打牌的泥潭之中,夜以继日竞相参赌,生产荒废,赌债高筑,先后数次双双被派出所拘留教育,好端端的一个家庭开始沉沦,最终家庭一贫如洗,夫妻离异。一名天资过人,本可寄以厚望的读书“神童”被埋没,连初中都未毕业,平淡加入了成千上万的打工队伍,以致“销声匿迹”,实属可惜,他父母,难辞其咎。
父母是孩子的榜样,孩子是父母的镜子,父母的言行举止时时都会影响到孩子。所以,智慧的父母都是严于律己、处处事事以自己的正确言行为孩子树立榜样。龙潭河镇中学退休教师高一林就有家庭教育成功的经历。他的儿子高昊,1980年6月出生于该镇田湾村。1996年7月从龙潭河镇中学三十班毕业,然后进入慈利一中学习。2003年7月毕业于上海复旦大学“理论与应用力学系”获学士学位。2006年7月获复旦大学“生物力学工程”硕士学位。同年12月去英国布鲁耐尔大学深造“生物力学”专业,获博士学位。从2011年1月起,赴英国格拉斯哥大学深造“应用数学”,已获博士后学位。
凡龙潭河人,提起高昊,无不啧啧称赞、引以为豪。他事业有成,除了自身的聪明才智和勤奋努力以外,良好的家教与父母的表率引领,也同时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知情的人都了解,高一林老师1975年加入民办教师队伍(1997年才转正),家庭底子薄,十分贫寒,这一特殊时期,能做到家庭生产与教书育人“两不误”,实在不易。妻子虽然身体较差,常年多病,但很是贤惠能干、朴实忠厚,家务活几近全包。高老师除了白天上课,放学后,便带着小高昊赶回家协助妻子劳动。龙潭河镇田湾村生产条件十分差,农田几乎都是“抢水田”(抢着雨天翻耕、储水的农田),下雨天,天未亮,便穿戴蓑笠、背上犁耙、牵着老牛去责任田“抢水”,忙完后再急匆匆赶往学校,经常如此。
高一林老师未退休前与笔者既是同事,也是最好的“忘年”朋友,彼此之间无话不谈,每每同他聊起那段历史,他总会侃侃而谈。他常念叨,高昊从小就很乖巧懂事,上幼儿班开始,周末与寒暑假都会被自己带着去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或农活:打柴、扯猪草、插秧、割谷、锄地、除草……样样都干,并且一直延续到读高中、上大学。贫家的孩子早当家,高昊从小到大就从不和同学比吃穿,也从不乱花一分钱,读高一时,在镇农科站上班的大叔花160元钱给他买了一套西服,他缝缝补补穿了整整三年,不仅舍不得扔掉,还被他带往上海复旦。
今年暑假期间,笔者有幸与从英国苏格兰返乡探家的高昊相遇,得知他事业与家庭已然“双丰收”,因品行优良、学术研究特别突出,2016年3月,被格拉斯哥大学破格录用,留校任教带研究生,妻子也随他赴英做自己的“专职太太”,负责照理已经4岁半的儿子在苏格兰上幼儿园,小家庭十分幸福美满。同他提及儿时的趣事,他乐呵呵地说:“那算什么!驱牛打耙、耕田种地这些农活我都会,当时很多大人都没我内行呢,都是爸妈教我的,那些最原始的记忆,我是永远不会忘记的!”
“父母的美德是最大的财富。”古罗马诗人贺拉斯曾经这样说过。因为父母的美德,任何巨额的投资都不可替代,且远胜于为子女留下万贯家财!毋庸讳言,当今,还有不少父母在孩子面前的表现欠妥,有的甚至以粗言陋行或者恶语坏行去教育孩子。殊不知,孩子幼小的心灵如一张白纸,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他们长期浸泡在这黑色的“染缸”里,如何奢望其能“根正苗红”!因此,为人父母者,唯有以美德去影响和教育孩子,方可为他们铺就一条走向成功人生的康庄大道。
来源:红网慈利分站
作者:卢小红
编辑:redcloud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