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领导干部要有担当精神
2015-11-19 11:16:26 字号:

  刘云山同志今年在中央党校春季开学典礼上指出:“领导干部必须有为党尽责、为国奉献、为民分忧的担当精神。”从古至今,在我国的历史长河之中,都不乏敢于担当之人,从不缺敢于担当之魂。在古代,前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担当情怀,后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报国情怀。在当代,更不乏如焦裕禄同志一样用“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气魄来诠释一个领导干部的担当精神。担当对于一位领导干部来说应该是一种精神食粮,是一种情怀寄托,是一种人生信仰。

  当下却也有一些领导干部自身业务能力不强,担心说错话,办错事,惶惶不可终日,退则“明哲保身”,不愿担当;还有一些领导干部怕得罪人,面对歪风不敢“唱红脸”,面对恶习不敢“掀桌拍板”,前怕狼后怕虎,不敢担当;还有一些领导干部,怕麻烦,不当百姓的“官”,只当领导的“吏”,信奉“多做多错,少做少错,不做不错”的庸俗哲学,不想担当。不愿担当、不敢担当、不想担当的领导干部缺乏责任意识,不可能在工作当中实现自己的价值,无异于一具没有思想,没有灵魂的行尸走肉。

  领导干部怎样培养自己的担当精神至关重要。首先,领导干部要加强自我约束,公生明,廉生威,身正不怕影子斜,培养一股浩然正气,才能抵得住诱惑,耐得住寂寞,扛得住歪风,从而能够做到担当之时有“底气”。作为一名领导干部,都应该时时刻刻记住自己的职责与身份,要始终加强对自身道德情操和政治纪律的培养,始终牢记“视名利淡如水,看事业重如山”的人生信条,坚持“做人坦坦荡荡,做事踏踏实实,为官清清白白”。这样才能在工作面前敢于担当。其次领导干部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为自己增“底气”。打铁还需自身硬,没有金刚钻就揽不了瓷器活。面对信息技术高速发展,产业革命加剧的时代,领导干部要紧跟时代的潮流,不断地去接受新思想,学习新技能,练就跟得上时代的硬本领。只有这样,领导干部才能铸就遇事敢于拍板的“底气”,才能敢担当,能担当。最后,领导干部做到心中有民,办事为民才能做到遇事愿担当,想担当。优秀书记杨善洲之所以感动中国,因为他廉洁奉公,始终坚守“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的信仰,他护得一方水土,养得一方人民正是他为民担当的写照;下派干部沈浩之所以感动中国,因为他锐意进取,心中装的全是父老乡亲。只有做到心中有民,才能事事为民,这样的领导干部始终把人民的需求记载心上,将人民的得失放在脑中,他们为人民谋事无怨无悔,任劳任怨。他们时刻用敢于担当的精神去印刻领导干部之魂-敢于担当的精神。

来源:慈利新闻网

作者:姚静

编辑:redcloud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