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中共慈利县委办公室印发《关于在全县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开展“服务群众‘五个一’打通‘最后一公里’”活动的实施方案》的通知
2014-04-02 15:36:24 字号:

  慈办发〔2014〕16号

  中共慈利县委办公室

  印发《关于在全县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开展“服务群众‘五个一’打通‘最后一公里’”活动的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乡镇党委,县委各部委,县直机关各单位、各人民团体党组织:

  《关于在全县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开展“服务群众‘五个一’打通‘最后一公里’”活动的实施方案》已经县委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中共慈利县委办公室

  2014年3月13日

  关于在全县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开展“服务群众‘五个一’打通‘最后一公里’”

  活动的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改进党员、干部作风,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切实解决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使我县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以下简称“教育实践活动”)取得实效,县委决定,在全县党员、干部中广泛开展“服务群众‘五个一’,打通‘最后一公里’”活动,特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活动意义

  开展“服务群众‘五个一’,打通‘最后一公里’”活动,有利于规范办事流程,增强服务意识,进一步提高机关效能;有利于创新群众工作方法,锤炼党员干部作风,塑造党员干部队伍良好形象;有利于密切联系群众,提升凝聚群众、服务群众、带领群众的能力;有利于推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全面落实,促进我县“12345”战略实施和建设区域经济强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活动内容及要求

  一项结对解民忧。全县每名党员、干部至少结对一个户,重点是贫困户、受灾户、空巢老人户和留守儿童户等,每2个月至少走访一次,每年为结对户至少办一件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事。同时,引导搞好发家致富,逐步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副科级以上单位每名班子成员还要至少结对一个单位或一个企业、一个乡镇、一个村(社区)、一个项目,每年至少解决一个实际困难。

  一本手册记民情。印制一本《为民服务手册》,将《党章》、干部《廉洁从政若干规定》、党和国家有关惠民富民政策和实用技术等加以汇编,发放给全县每名党员、干部,以便随身携带、随时学习、随时宣传。详细记录每年七·一和春节前后开展“四走四问四解”活动情况;与群众坐一条板凳心连心交朋友、零距离接触情况;走访调研,了解群众疾苦,倾听群众呼声,掌握群众期盼情况;结对帮扶、为民办事等情况。记录情况将作为评议评优的重要依据,县委督导组不定期进行抽查。

  一个窗口办民事。在全县积极推行“一站式服务”,健全和完善县、乡镇政务服务中心和村(社区)便民服务中心。向群众和服务对象发放“便民服务卡”,让群众知晓有事找谁办、怎么办。公开服务承诺、办事流程、收费标准等事项。严格落实首问责任制、一次性告知制、限时办结制、责任追究制等制度,增强责任意识,改进服务质量,确保窗口正常有序高效运转。进一步规范群众(法治)工作站的运行,积极预防、疏导、调解和处理群众矛盾纠纷。

  一次评议听民声。全县各乡镇各单位要在查“四风”问题上狠下功夫,在解决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上竞跑,让群众记考勤、打收条、当裁判,广泛开展群众评议活动,用评议结果检验实效,严格按照评议结果兑现奖惩。对评议结果不合格、群众反映问题较多的党员、干部进行谈话提醒,限期进行整改,整改不到位的,要进行严肃处理;对成效突出、群众满意度高的要通报表扬,并作为干部提拔重用的重要依据。

  一套制度惠民生。建立健全调查研究、结对帮扶、接访下访、社情民意反映、党员志愿服务、选派干部下基层锻炼、督查督办等一系列联系服务群众制度,确保党员、干部联系服务群众规范化、常态化。全县各级党组织精心组织,抓好制度落实,定期不定期地对制度执行情况进行督促检查,实行月通报、季调度,彰先策后,做到群众的问题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切实提高联系服务的质量和水平。全县党员、干部自觉执行制度,用实实在在的成效惠及群众。

  三、保障措施

  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党员干部是关键,解决问题是核心,群众满意是标准。全县各级党组织要用好用活创新载体,强力推行计划任务、责任分解、推进过程、督查考核、奖惩兑现、保障措施“六个落实”机制,把群众观念筑“牢”,把“四风”问题找“准”,把群众路线走“实”,确保教育实践活动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全县各乡镇各单位要明确一把手为第一责任人,及时召开班子会议进行专题研究,明确专人负责,精心谋划,制定活动方案,明确方法步骤,认真组织实施。

  二是及时收集信息。全县各乡镇各单位要及时收集群众反映的问题和信息,并进行梳理分类。本单位能解决的及时解决,不能解决的要及时反馈给县委督导组和县委群教办,由县委群教办整理后提请县委或县政府研究解决。

  三是加强沟通协调。建立沟通协调机制,由联系点领导牵头,县委督导组协调落实,每季度召开一次相关部门参加的碰头会,听取工作情况汇报,及时了解活动进展情况和动态,分析研判工作形势。

  四是定期督促检查。县委督导组对活动的各个环节进行严格把关和全程指导,每2个月开展一次以上督查,重点督查党员干部下村时间、记民情日记、发放便民服务卡、结对帮扶、窗口服务等情况,对督导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要及时反馈、责令整改、跟踪督办。

  五是建立长效机制。在整个教育实践活动中,全县各乡镇各单位要紧紧围绕主题加强调研,注重可操作性,突出活动的实效性,认真总结完善好的做法和经验,形成制度和长效机制,充分巩固教育实践活动成果。

  中共慈利县委办公室 2014年3月13日印发

来源:

编辑:redcloud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