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辨血样采集
干细胞采集中
和志愿者在一起
中华骨髓库洪俊岭主任、湖南省分库何一平主任看望志愿者
中:志愿者;左一:县红十字会常务副会长李芳丽;左二:市红十字会常务副会长贺星
慈利新闻网9月18日讯【记者胡慧玲 通讯员向华丽】9月9日,我县首例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志愿者邹某在中华骨髓库湖南省分库何一平主任的陪同下回到慈利,市红十字会常务副会长贺星和县红十字会常务副会长李芳丽前往迎接。
今年7月24日,慈利县红十字会工作人员接到上级红会的电话,我县有一名造血干细胞志愿捐献者的HLA分型资料与一位求助白血病患者初配相合,要求立即与志愿者联系,采集血样,进行高分辨的配型实验。于是,县红十字会工作人员当即与志愿者取得了联系并征得志愿者同意。第二天,志愿者邹某只身来到慈利县红十字会,由事先安排好的医务人员对其进行抽血采样,随后寄往北京高分辨实验室。8月13日,一个无论是对患者还是志愿者邹某来说都是一个非同寻常的好消息从北京传来:高分辨匹配! 17日清早,志愿者邹某在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的陪同下来到张家界市人民医院,在医院为其开辟的“绿色通道” 体检后结果再次显示通过。10天后,志愿者入住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总医院,在进行多次反复体检之后开始注射动员剂,于9月6日进行第一次造血干细胞采集,经过两次采集,志愿者邹某成功完成对一名白血病患者造血干细胞的志愿捐献,于9月9日经长沙返回慈利。目前,邹某生命体征一切正常,正在家中休息。
这是我县第1例、全市第2例造血干细胞成功志愿捐献,是全省的第228例,全国的第3005例。邹某是我县一名普普通通的女性,曾在长沙工作十余年,在此期间,她连续六年无偿献血。2011年8月,加入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在配型成功后注射第一支动员剂时,加上未痊愈的感冒,邹某反映非常强烈,头痛、发烧、乏力伴随呕吐等症状,可是无论怎么难受,她都义无反顾的坚持下来,同行的志愿者都为她感动,还对她竖起了大拇指。 “她是典型的慈利人,像大山一样质朴、善良、豪放”, 湖南省分库的何一平主任这样称赞这位美貌与爱心并存的女子。
造血干细胞志愿捐献是挽救白血病等血液病患者生命的有效途径之一。从2011年起,慈利县红十字会正式开展此项工作,但因经费欠缺、信息闭塞等重重困难,工作人员只能通过发放宣传资料、面对面沟通讲解等形式向适龄人群宣传造血干细胞知识。截止到2012年9月,我县已有27名志愿者采集血样,光荣加入中华骨髓库,另有8名志愿者填写了捐献同意书,有2名志愿者做了高分辨配型。同时,还有2名志愿者填写了人体器官志愿捐献同意书。
来源:慈利新闻网
作者:胡慧玲 向华丽
编辑:redcloud